建中校友實名制社群, beta version

電競中體驗到的人生

其實人生走的路不管多麼分岔,各種體驗所累積的經驗好像都能派上用場。特別一提,我對戰的時候從來不按「投降鍵」,就算已經一路輸,我還是會從被高手修理的過程中找出自己的弱點,從對手的角度思考他們是怎麼面對我,盡可能讓輸呈現它最大的價值。

本文刊登於2023校友俱樂部報紙專訪

Q1:請問學長您當年高中生活有特別值得回憶的事情?
高中生活的當下其實沒有特別的感覺,但現在想起來,我人生最快樂的三年,也可以說幾乎沒有遺憾的就是高中這三年。高一就參加吉他社,高二擔任社團教學幹部,也常和北一、附中、成功、景美、基女、內中進行社團交流,當年公立高中群玩樂團的風氣很盛,例如附中的幹部就是後來的五月天。我高中花非常多時間投入在社團,課業經常擺在一旁,直到高三下才開始驚覺好像該為大學聯考唸書了。那年我運氣不錯,有幾科題目非常難,反而成就了我這個臨時抱佛腳的人(因為大家都不太會)。當然,從吉他社開始,我的人生從此與吉他和流行音樂再也脫離不了關係,這三年的社團生活也對我後來的職涯有很多的影響和幫助。

Q2:音樂對你的影響深遠,要成為職志不容易。您如何在現實與夢想之間取得平衡?
音樂或許曾經是一個夢想,但我並不是抱著實現夢想的心態去從事音樂工作。這跟很多朋友對我的印象可能有點出入。

上大學後我持續彈吉他玩樂團,自大一開始外接一些吉他演出與教學工作,但也沒有想將音樂工作變成終身職業,因為我一直都知道在台灣從事音樂工作不穩定度太高,所以在摸索中繼續讀完碩博班,並做了幾年博士後研究,我主要的研究領域是AI與PR,前前後後在學界十多年,這過程中我還是一直持續和朋友組團演出。真正走入全職音樂工作,反而是我在摸索的過程中慢慢認知到自己的真正能力所在,音樂是夢想、是興趣,但只是從業的次要原因,關鍵原因是我找足了充分的證據理解自己在這方面確實有某種特殊能力,這才是我最後拿出勇氣投入全職的原因,這個勇氣是帶有基礎的,並非匹夫之勇。就像我也同時理解到,我在AI與PR領域不管怎麼努力都只是個平凡的角色,一樣的意思。

不知道我這樣的想法算不算另一種層面的「現實」。很多人會用好不好找工作、能不能賺到錢做為現實的標準,當然我也非常在意,但我覺得你要在一個行業長期賺到錢,能力應該要在某個PR值以上,當然天份加努力都會影響這個高度,所以或許我反而是因為「現實」而選擇了音樂?很多時候我自己也搞不清楚是不是這樣,因為音樂確實也是「夢想」,但我可以呈現自己最原始的想法跟大家分享。

因此在我的人生哲學中,夢想與現實不是一個二分的問題,或是說夢想現實根本就是綁在一起的東西。它需要最佳化,或是說平衡亦可。我不會無止境的只在意自己喜歡做的事,也不會只在意哪件事最好賺錢,也不會只在意做什麼會讓最多人高興,基本上它就是個平衡問題,我都在乎,也都可以犧牲一部份,但目標就是整體效益最佳化,這是個非常複雜的人生問題。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這世界很多事情沒有絕對的正解,只要找到屬於自己現實和夢想天秤兩端最適宜的重量即可。

Q3:是什麼樣的一個契機讓您接觸電競?在這當中您看到、學到什麼?
2020年疫情開始,樂團表演受到很大的影響,工作機會大減。當時我也一直思考我可以用什麼方式創造新的機會。在過程中就一直宅在家打電動,邊玩邊思考。 只是我會玩的遊戲只有實況野球(Power Pros)一個,這是目前世界上最受玩家肯定的網路棒球對戰遊戲。有時候看著螢幕上的畫面,我就開始思考這遊戲是怎麼設計的,裡面的運算模型可能長怎樣,愈想就愈發現它的奧妙之處。我在網路上對戰的對手大多數都是日本人,從他們的操作中我開始慢慢理解台日棒球真正的差距在哪,進而學習他們的觀念,加上我無意間被拉進一個「TPPL台灣實況野球電競聯盟」社團,裡面都是台灣的頂尖高手,我就在跟他們切磋的同時大幅增進自己的實力。

2023年,國際奧會將實況野球列入2023年第一屆奧林匹克電競週(OES, OLYMPIC ESPORTS SERIES)的指定比賽項目。這也是我之前在玩的時候從來沒想過的事。之後我就試著參加了2023年4月的預賽,意外以分組冠軍勝出,接著隨即以台灣選手的身分參加同年6月在新加坡的世界決賽。

我在練習的時候,發現有些地方跟練樂器的概念很像,實況野球的對戰需要透過極度精準的手把操作(左手)與各種投球、揮棒節奏的掌握(右手),左右手的工作有點類似彈吉他。剛好吉他人的背景讓我雙手小肌肉與節奏能力都佔了一些優勢。除此之外,音樂人的小區塊高效率練習方式也可以用在這個遊戲上,練習的時候,依照自己的能力定出最有效率的方式加強,成為一個一個小小的基本功,最後組合起來就會變成自己的一套系統。效率的概念非常重要,不是只在意練多久,而是同樣時間內練到了什麼。博士班的訓練也有影響,至少發現問題的速度大概不慢,再來就是建立模型與設計解決策略。其實人生走的路不管多麼分岔,各種體驗所累積的經驗好像都能派上用場。特別一提,我對戰的時候從來不按「投降鍵」,就算已經一路輸,我還是會從被高手修理的過程中找出自己的弱點,從對手的角度思考他們是怎麼面對我,盡可能讓輸呈現它最大的價值。

在新加坡的決賽中我有一些發現。事實上對所有的選手而言,環境都是陌生的,器材都是新的,如何在1-2天的時間內摸索熟悉,很可能會是勝負的關鍵。像日本選手已是強者中的強者,他們練習都是團進團出,登記練習室的時數還比其他國家長,令人深感佩服,我觀察到他們的態度就是不想忽略任何一個會讓自己失敗的小細節,那是一個民族文化,值得參考。另外,自己參加國際賽之後,我才強烈感受到台灣人在國際賽事裡普遍對自己的自信心不足,籠罩著一個害怕回國被檢討的心態。但是當你一產生怕輸的心態,所有的行為模式都會往負面去走。現場的日本選手或許很強,但看久了也會發現其實他們也是人,領先我們的差距其實沒有想像中大,有時候是我們自己先把自己嚇輸了。或許是台灣人天性壓抑,怕被扣分、怕被出征、怕被抓去坦,我們的教育與生活當中充斥這些文化。但我人已經到新加坡了,這些負面想法只會讓我帶著遺憾跟悔恨回國,我花了一些時間調適,例如比賽前幾天刻意在比賽現場待久一點,慢慢熟悉環境與設備,多跟其他國家選手聊天放鬆,一直調適到預賽開始。預賽的時候其實大家都還是很緊張,每個人都無法拿出100%實力,但我可能賽程編排運氣比較好,打1-2場後就慢慢放鬆了,進而拿到分組冠軍打進四強。準決賽雖然敗退,但是在銅牌戰的那一瞬間我知道自己的心理層面徹底跳脫了勝負心,面對台下觀眾與上百萬的直播收看群眾,我沒有背負著台灣選手的壓力,沒有想過要不要奪牌,我唯一在意的就是我的表現夠不夠稱的上是一場職業水準的電競「演出」(非比賽),一如我從事樂團演出的態度。這是棒球電競在歷史上的重要時刻,我必須要做到。大會有位日本工作人員是實況野球的世界級高手,在我上台前的一刻跟我說:不要做讓自己會後悔的事,這句對我當下的影響非常大,每個思考每個動作都從這個角度看,你就會有很清楚的畫面知道自己該做什麼。銅牌是一個美好的結局,但是過程中得到學到的東西比這個榮耀更珍貴。

Q4:現代父母大多很擔心小孩沈迷電玩,就您在這領域的經驗,會給家長、孩子(青少年)什麼樣的建議?
這要視親子雙方是用什麼態度看待電玩。科技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相關的娛樂產業自然也會慢慢興起,這是個時代潮流,市場比我們這代人想像中的還大。IOC(國際奧會)前幾年開始討論是否將電競列入正式項目,今年(2023)舉辦第一屆奧林匹克電競周,並已在研議2028奧運是否納入正式項目,從這些活動就可以確認電競產業有其發展性,今年的杭州亞運已有正式的電競項目,台灣代表隊也奪下數面獎牌。因此我比較建議親子雙方先將電競視為一個正式的產業,就如同在思考要不要走傳統的365行一樣的態度。先不要用沈迷的角度去看,親子雙方回到理性和平的溝通,是否要走電競這條路比較會出現理性的答案。

很多家長在面對小孩選擇一個自己不太支持的道路時,會出現一種說法:世界上能有幾個金銀銅牌?會有幾個吉他英雄?你會是那個人嗎?我其實不太贊成這種說法,我們不該以最後的成敗論英雄。我今天說這些不是因為我得了銅牌,甚至我反而希望我們國家的文化能夠轉變成贏家跟輸家都能有發言的機會。其實,在比賽前我早就想過如果我在預賽任何一個階段敗退,那這趟旅程的意義是什麼,事實上不管我能走到哪裡,這些投入的時間都不會是毫無意義的,即使我根本打不進奧林匹克也是一樣。只要用心投入每一刻,就算失敗了,過程中投入的努力一樣會讓我得到某些收穫,進而變成下一次成功的養分。

Q5:對於有心要走電競這條路的人,有什麼建議?
人生很長,你很難講哪一條正在走的路就一定是永遠的路,因此我人生不太會建立過度長期的目標,但是卻有不變的核心價值觀。在選擇一條路之前,先多收集資料,評估可行性,開始執行之後就在過程中一一解決面對的問題,這樣成功的機率總是高一些。不過更重要的是要花點時間了解自己是誰,適不適合走某條路。我認為「把細節問題解決」是個蠻重要的概念,高手往往是在這裡勝出。

在電競比賽跟體育競賽,都需要大量的瞬間反應,以及身體協調性,還有心理素質與思想的品質。達到頂峰的階段,還會進入某種藝術的狀態。自己跟自己競,或是自己跟別人競,各有不同的難題要克服。喜歡玩Game是電競的開始,甚至還不到「競」的階段,只能說是打電動。但是喜歡打電動的熱情與初衷,是支持高張力高心理素質電競比賽不可或缺的要素,跟很多體育項目其實是類似的。

Q6:談談高中對自己人生最大的影響,如果有機會跟當年在建中的自己對話,會說些什麼?
建中是一個很開放的學校,有最棒的同學與校園文化,我們在各種引導之下慢慢建立獨立思考的能力,對我人生最大的影響應該是建中發達的社團文化,更可以讓我們可以從中找出自己的各種價值。我的高中生活沒有什麼遺憾,如果現在再看到高中的自己正在享受學校及社團生活,我會跟他說:「好好珍惜每一刻」,相信大部分的建中校友都會同意高中這三年對我們未來的各方面的形塑有著很大的影響。

備註:2023第一屆新加坡奧林匹克電競周各項目的前三名是頒發金銀銅獎杯,不是夏季奧運的金銀銅牌,本文依照平常的描述習慣有時以牌代替盃,特此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