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中校友實名制社群, beta version

探索可以打動自己的又是什麼

你可以再回溯思考,原本自己那些很有溫度的東西在什麼地方,是不是可以再被重新啟動。有時不是只為了要獲得事業上多大的成就或是擁有多高的權力,可能賺了很多錢卻破壞了環境。你們比許多人更努力更聰明,更應該思考自己可以為社會環境多做些什麼。

本文刊登於2022校友俱樂部報紙專訪

Q1. 關於您的高中生活,是否對您後來的選擇和工作有諸多的影響?
其實我是那種不太戀棧過去,也不太往回看,是活在當下的人。但若要回想高中時期的時光,我大概有一半的時間都在校刊社。還記得每次經過當年王文華當總編輯的那間校刊社辦,裡面氣場非常強大,很難形容。你知道的,學校校刊通常沒什麼人有興趣,總是那一小群人在看。王文華總編輯要求很高,聽說那年王文華光他自己用了各種筆名就寫了該校刊的2/3,對他文筆的功力印象深刻。還有一位就是聞天祥,他當時是那種一年就會看100部電影的人,很狂。馬世芳在音樂上的研究也是令人甘拜下風。這些同學的個人風格確實讓我看到很多在某個領域很有深度的朋友。

而我喜歡的東西比較廣,各種生活面都涉略。在校刊社交了很多朋友,聊很多也學到很多。我會花很多時間在校刊社,有一個理由是因為可以請公假,過去上課常一年沒去幾次,竟然還能全勤,這件事倒是常被同學虧。因為我自己不是那種很會唸書考試的人,所以就會經常思考「我可以做的事情是什麼」,大概這個想法就是影響我後來做事的觀念!

至於我的文筆,大概國小時的作文就很好,到了高中有一位國文老師,也是作家,她讓我印象深刻。以前課堂上常聽她的生命故事,給我們很多的啟發和鼓勵,可以說是對我後來在寫作上有很大影響的一位老師。

Q2. 您何時開始知道自己對生活品味、美學有興趣?人生如何走上這條道路?
沒有人會說自己有品味,但我確實是比較好奇、喜歡探索,總會主動去找資料。國中時,個性比較靜,幾個人會約釣魚,當時也沒什麼相關資訊,我們就想辦法找。以前多是要主動去訂購雜誌,或是去看民生報的釣魚報導。懂多了就開始知道釣魚竿、浮標的品質,慢慢界定出一套系統,把那個知識建立起來。

品味則是透過在這個領域了解到什麼是最厲害,為什麼商品會賣得貴,就會很好奇,會想要知道最厲害的東西在哪裡,在「追求最厲害的過程中」慢慢尋找出那個東西的材質、功能、外型等。爵士樂也是,一般知道的是大眾化的爵士樂,漸漸的才了解自己所知的很貧瘠,我可能在更前面就會去探索,最重要的點是「想要和別人不一樣」,就像有人想要奇裝異服、或是有的人想要功課很好等,這也是想要和別人不一樣的選擇。歷程中會慢慢知道自己的強項在哪裡,堆疊出自己在某個領域的專業和你說的品味吧!

Q3. 您覺得建中的男生有品味嗎?高中生適合看GQ雜誌嗎?
回想當年的高中生,好像都愛在制服上搞怪,不是寬褲變窄,就是窄褲變寬。當時只能算是叛逆,談不上品味。我高中大學會看一些雜誌,確實會帶給我一些啟發。但不是每個人都一定要接觸雜誌,還是要看每個人的興趣與需求。關於美學生活品味,年輕人應該只在乎帥而已吧,但帥的著眼點若會隨著年紀成長,變得更豐富,更成熟、更具內涵性,那就可能有機會累積出自己的品味。

就好像建中有些學生可能很愛玩,若只有玩而一事無成,很容易把青春蹉跎掉,就很可惜。相反的,若是用心的玩,過程中認識一些人,這時就會開始思考若當自己要經營一個娛樂事業,想要讓大家開心的事情時,就會開始想接下來可以怎麼做。所以,有時看一件事情,你可以讓他蒸發掉,抑或在某個領域裡玩出深度,取決於自己。儘管當下的想法未必能賺大錢,但也許可以影響很多人,甚至成為一個Business。

我覺得學生若能早點時間認識自己更好。因為多數人都太早被設限於某某的專家。沒有真正知道自己的興趣,或探索可以打動自己的又是什麼。比如邏輯強、記憶力超好、對色彩敏感,這些特質都沒有對應的科系。邏輯強的,思考架構清楚,也許也適合當工程師或公司管理職。對色彩敏感的人,也許可以念心理學,走上色彩心理師。探索自我裡最重要的就是要給自己多一些機會,去嘗試各種不同領域,不要在一個太單一的環境待太久。例如:打電動,不只單純打電動打很久,要知道你喜歡什麼樣類型的遊戲,喜歡的理由是什麼,之後再繼續擴大自己的眼界。

Q4. 雜誌這個行業,讓你樂此不疲的點是什麼?
由於我的興趣廣,而雜誌本身涵蓋的項目多,所以它很適合我。雜誌是一個看似不同的東西,但其實都有一個共同脈絡的媒體。例如:時尚和電影之間,電影裡的穿著就是時尚的一環,或時尚會從電影截取元素來設計。現在商品很在乎「情境設定」,像是英國有些越野型的車,當開進鄉下時,會搭上哪些周邊商品。要將周邊所有的東西串起來對多數人來說比較挑戰,但對我而言,反而做得很上手。像我在GQ雜誌裡就用很多這樣的概念串聯在一起,和一般單一雜誌的特色很不同。

這也讓我想到大學的通識課程就是一個很棒的設計,課程內容通常是很多事情的基本概念,像邏輯學、心理學等,都是人類的共同語言,由這個基本再發展出新的知識。若一個人是某個領域的佼佼者,但領域以外的東西不懂得延伸,就有點可惜。平時可以多涉略跨領域的知識,有時候會在意想不到的時刻派上用場。

Q5. 電子文字商品盛行,堅持做雜誌的理念是?過程中最大的挑戰與突破?
面對電子文字商品的來襲,雜誌一定是辛苦的。因為人類在不同世代接受的資訊自然會因為新科技的出現而有不同的媒體模式。當今文字在紙上的形式,很難和其他媒體商品爭取眼睛注目的時間,書和雜誌相對會被排在後面。但閱讀的強勁仍是不同的、情境也是不同的,雜誌會走入更為精緻的樣貌,印刷也會跟著改變。會買紙本書的消費者,想讓書籍占據在自己書架上的理由會是什麼?這可以思考的。例如常見的Coffee table book等漂亮精裝書則不是電子書能取代的,所以印刷的模式是會改變的。另外,印刷品媒體可以多思考印刷品本身在活動裡想扮演的角色,以及想帶出的影響力,更是當今印刷品要呈現的定位。

Q6. 您說「品味,從建立每天的儀式開始。」如何創造生活儀式感堆疊出有品味的自己?
其實儀式感這字眼近幾年快用爛了,就像電商裡的商品常常用「儀式感」建築在不切實際的事物上,多是著重在生活氣氛上而已,不買也不會有什麼影響。而我覺得儀式感應該是「願意把時間花在看起來不是那麼有用的東西上,會因為這些東西空出一段時間。」像喝茶時,會想用特別的杯子還是會用一個股東送的馬克杯。當發現這之間有差異時,漸漸就會有些想法和眼光。每早會想如何擠檸檬汁,從這裡就會輻射出一些思考,你想要用什麼器具,用更多的時間和空間去注意擠檸檬汁這件事情的存在,用了這器具是否會帶來愉悅感。有時我們是太急了,常無意識的進行,就忽略了他本身的存在,回過頭再去看就覺得少了和那件事的情感連結。

Q7. 你如何取決生活中各種用品的「選擇」?
大概生活中有些Roll Model,崇拜他們就好像站在他們的肩膀上去探索,透過他們的眼睛了解為什麼看到的東西是這些。但不見得要照單全收,更想知道他們的眼界及背後的邏輯,為何這樣選擇,為何造成後來設計帶出的影響。像我很喜歡看日本雜誌,常讓我去思考一些事。日本雜誌編輯對當地生活消費是很具權威與影響力,他們常有一些達人的專欄,能為社會導出一個新脈絡,像近年日本茶道就建立出獨具的品味與風貌,注入的影響力通常都相當深遠的。在這些閱讀過程中,他們的選擇就會無形中影響到我。

Q8. 您還會有夢想的工作嗎?是否有什麼新計畫?
現在的我會想一些可以如何不要那麼緊張勞累的工作,但又希望能發揮影響力的事。目前有一個旅遊生活媒體的計畫,將會和一個集團合作,一起深度探訪台灣當地的旅行。

疫情期間,大家可能去了一輩子從未去過的地方,才發現台灣美景很多。台灣雖美,但不少設備是落後的,旅行資源仍有很多的洞要填補。台灣是有機會可以發展出比較小、慢與質感的旅行,把一些地方的創生,做比較深度的連結。

我們的計畫有點像是一種「野奢感」的旅行,是介於露營和爬山之間,不用舟車勞頓,能體驗到非常原始的旅行型態。希望建立一種新觀念,旅行門檻不只是建築在價錢上,可以用更廣的角度來看,這趟旅程需不需花時間、好不好到達、是否要花體力等,讓自己有機會能捲起袖子出力去和自然相處,感受到不同以往的新鮮感,在不破壞環境的狀態下,每個人和自然的連結可以更不一樣。希望透過這個計畫能帶給台灣觀光產業更多新的樣貌。

Q9. 分享您最近在看的一本書?
最近正在看詹宏志的「舊日廚房」,他是一位很特別的人,若用一句成語形容他就是不溫不火,看似很平實平緩,但內心蘊含了蠻深的感情。他的書帶給人的感受就是不會有太多艱深的文字,但也不會是很淺的東西,總能餘味深遠。

Q10. 面對建中校友們,您有什麼話想送給他們?
不管你現在是在什麼位置,至少建中這個招牌在你們生命中都曾經是一個巔峰,對許多人來說,巔峰的定義有很多種,但不要忘記當初如何走上來的,不管是你的努力,或是聰明加努力。你可以再回溯思考,原本自己那些很有溫度的東西在什麼地方,是不是可以再被重新啟動。有時不是只為了要獲得事業上多大的成就或是擁有多高的權力,可能賺了很多錢卻破壞了環境。你們比許多人更努力更聰明,更應該思考自己可以為社會環境多做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