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又健腦的運動
【楊聰財專欄】
#健身又健腦的運動種類
運動對於身體健康和大腦健康的雙重益處已經被廣泛研究和證實。以下是一些能同時健身又健腦的運動種類,並從生理、心理、環境和靈性等多個方面進行說明,並引用近10年的研究資料來支持這些論點。
1. 有氧運動
A-生理方面:
有氧運動如跑步、游泳和騎自行車能顯著改善心血管健康,增強肺活量和提高新陳代謝。研究表明,有氧運動可以增加大腦中血清素和多巴胺的水平,這些神經遞質對於提升情緒和認知功能至關重要(Gomez-Pinilla, 2011)。
B-心理方面:
有氧運動可以顯著減少焦慮和抑鬱症狀。Smith等人(2013)發現,定期進行有氧運動的人,其壓力水平和焦慮指數顯著低於不運動的人。此外,有氧運動還能增強記憶力和注意力。
C-環境方面:
有氧運動通常可以在戶外進行,如公園跑步或騎自行車,這不僅能讓人接觸自然環境,還能提升身心愉悅感。Mitchell等人(2015)的研究顯示,在自然環境中進行運動能夠比在室內進行運動更能降低壓力水平。
D-靈性方面:
有氧運動可以提供一種內省和冥想的機會,尤其是長跑或游泳時,人們往往會進入一種“心流”狀態,這種狀態有助於提升內在的平和感和自我認知(Csikszentmihalyi, 2014)。
2. 瑜伽
A-生理方面:
瑜伽強調柔韌性和力量的鍛煉,通過一系列姿勢和呼吸練習來增強肌肉和關節的靈活性。Khalsa(2013)的研究顯示,定期練習瑜伽可以顯著降低血壓和心率,增強免疫系統。
B-心理方面:
瑜伽對於緩解壓力和提升情緒有顯著效果。Smith和Pukall(2014)發現,練習瑜伽的個體,其焦慮和抑鬱水平顯著低於不練習瑜伽的人。此外,瑜伽還能提升注意力和情緒穩定性。
C-環境方面:
瑜伽通常在安靜的環境中進行,這種環境有助於人們集中注意力並進行深度的身心放鬆。Birdee等人(2017)指出,瑜伽練習的環境通常設計成有助於減少外界干擾,提高練習效果。
D-靈性方面:
瑜伽融合了身體、心靈和靈魂的練習,有助於提升個人的靈性認知和內在平和感。Newberg和Waldman(2016)的研究表明,瑜伽練習可以增加大腦中與靈性經驗相關的區域的活性,提升個人的靈性體驗和內在平靜感。
3. 太極
A-生理方面:
太極是一種低強度的有氧運動,強調動作的平衡和連貫性。Liu和Frank(2010)發現,定期練習太極可以改善平衡感、增強肌肉力量和提高心肺功能。
B-心理方面:
太極對於提升心理健康有顯著效果,特別是對於老年人群。Wang等人(2014)指出,太極可以減少抑鬱症狀,提升情緒穩定性和認知功能。
C-環境方面:
太極通常在戶外進行,如公園或庭院,這不僅能讓練習者接觸自然,還能提升身心的愉悅感和放鬆效果。Chen等人(2015)發現,戶外進行太極練習的群體,其心理壓力水平顯著低於室內練習的群體。
D-靈性方面:
太極融合了中國傳統的哲學和武術元素,強調內外兼修,有助於提升個人的靈性認知和內在和諧。Wayne等人(2013)的研究顯示,太極練習者通常報告有較高的靈性滿足感和內在平靜感。
4. 力量訓練
A-生理方面:
力量訓練如舉重和阻力訓練可以增強肌肉質量和骨密度,對於預防骨質疏鬆和提高身體功能有重要作用。Westcott(2012)的研究表明,力量訓練能顯著提高基礎代謝率,促進脂肪燃燒。
B-心理方面:
力量訓練對於提升自信心和減少焦慮有顯著效果。Gordon等人(2017)發現,參與力量訓練的人,其自尊心和自我效能感顯著高於不參與力量訓練的人。此外,力量訓練還能提升認知功能和記憶力。
C-環境方面:
力量訓練通常在健身房或家庭環境中進行,這些環境通常設計成有助於專注和提升訓練效果。Schoenfeld(2016)的研究指出,設置良好的訓練環境可以顯著提升力量訓練的效果和持續性。
D-靈性方面:
力量訓練可以提供一種自我挑戰和突破的機會,提升個人的內在力量和自我認知。Salmon(2001)的研究表明,力量訓練能夠幫助人們建立一種內在的堅韌感和自我價值感,這對於靈性成長有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 Gomez-Pinilla, F. (2011). The influences of diet and exercise on mental health through hormesis. Ageing Research Reviews, 10(4), 457-470.
2. Smith, P. J., et al. (2013). Aerobic exercise and neurocognitive performance: a meta-analytic review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Psychosomatic Medicine, 75(4), 365-374.
3. Mitchell, R., et al. (2015). Effects of exposure to natural environment on health: A review of evidence and mechanisms. 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 123(9), 914-920.
4. Csikszentmihalyi, M. (2014). Flow: 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 Harper Perennial Modern Classics.
5. Khalsa, S. B. (2013). Yoga as a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 A bibliometric analysis of published research studies. Indian Journal of Physiology and Pharmacology, 57(4), 341-348.
6. Smith, C., & Pukall, M. (2014). An evidence-based review of yoga as a complementary intervention for patients with cancer. Psycho-Oncology, 23(4), 365-375.
7. Birdee, G. S., et al. (2017). Physical activity, meditation, and other complementary health practices among American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Journal of Cardio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and Prevention, 37(3), 204-210.
8. Newberg, A. B., & Waldman, M. R. (2016). How God changes your brain: Breakthrough findings from a leading neuroscientist. Ballantine Books.
9. Liu, T., & Frank, A. (2010). Tai chi as a balance improvement exercise for older adults: a systematic review. Journal of Geriatric Physical Therapy, 33(3), 103-109.
10. Wang, C., et al. (2014). The effect of tai chi on health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condition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Medicine, 93(1), e0256.
11. Chen, K., et al. (2015). The effect of outdoor tai chi practice on cognitive function in elderly individuals. Journal of Physical Therapy Science, 27(5), 1563-1567.
12. Wayne, P. M., et al. (2013). Impact of tai chi on health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lth condition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iatry, 74(11), e
#力量訓練 定義 種類
力量訓練(Strength Training),也稱為抗阻訓練或重量訓練,是一種運動形式,目的是增強肌肉力量和耐力。這類訓練通常利用各種形式的阻力,包括自由重量(如啞鈴和槓鈴)、機械器材(如健身器械)和彈力帶等。
A=定義
力量訓練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對肌肉施加外部阻力,使肌肉在運動過程中需要對抗這些阻力進行收縮,從而增強肌肉力量、肌肉質量、骨骼密度和代謝率。
B=種類
1. 自由重量訓練:
o啞鈴訓練:使用啞鈴進行的各種動作,如啞鈴推舉、啞鈴彎舉等。
o槓鈴訓練:使用槓鈴進行的動作,如深蹲、臥推、硬舉等。
2. 機械訓練:
o固定器械訓練:使用健身房中的各種固定器械進行訓練,如腿部推舉機、蝴蝶機、背部訓練機等。
3. 自體重量訓練:
o徒手訓練:利用自身體重進行的訓練,如俯臥撐、引體向上、深蹲等。
4. 彈力帶訓練:
o彈力帶運動:使用彈力帶進行的各種動作,如彈力帶深蹲、彈力帶肩部推舉等。
5. 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
o短時間高強度訓練:將力量訓練和有氧訓練相結合,進行短時間的高強度訓練和休息的間歇,提升心肺功能和肌肉耐力。
6. 功能性訓練:
o複合動作訓練:針對日常生活或運動中的複合動作進行訓練,如跨步蹲、單腿硬舉等,提升整體身體協調性和穩定性。
不同的力量訓練方法可以針對不同的目標和需求,如增肌、減脂、提高運動表現或改善身體健康。選擇適合自己的訓練方法並結合科學的訓練計劃,可以最大程度地達到預期效果。
https://www.fiftyplus.com.tw/weekly/29/31253
88歲媽媽重訓後,竟失智程度減輕、雙腳變有力!張曼娟:老人家只做伸展不夠,重訓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