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刊載於「建中畢業20年,在途小聚」
記得當年還在當精神科住院醫師時,有位精神科的老師在討論病人病情時突然有感而發,對我說:「智傑!人不管怎麼淡泊名利,四十歲到五十歲時總要有點成就,開創一番事業,要不然時間一過,人會老得特別快,容易有自我認同的問題。」
今天回想起來,老師的話言猶在耳,自己已經當爸爸了,有個美滿的家庭,事業上,現在是醫學中心的主治醫師,也是醫學院的助理教授,發表論文的數量與被引用次數,在同輩中也算是名列前茅。這樣看來,不論家庭或事業,在四十歲之前,算是小有成績,未來的十年,似乎不需要為了老師的提醒而煩惱。
然而現實面永遠是殘酷的,工作上,我要面對越來越困難的醫療環境與惡劣的醫病關係,學術上,我要面對學術經費日益緊縮的事實,家庭上,更要小心翼翼的平衡工作與家人相處的時間。對我來說,人生總是現在進行式,未來,仍是個不確定的名詞,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的實在少之又少。
這些現實的考驗,正是所謂的中年危機。人活到四十歲,大部份人每天總是忙忙碌碌的,像蜜蜂一樣在固定的軌跡上打轉,有些人在這個時候婚姻出現危機,有些人事業上碰到了瓶頸,有些人甚至健康亮起紅燈。這些壓力下,人難免容易憂鬱與焦慮,問自己活著是為什麼?人生到底要的是什麼?年輕時那份衝勁與理想,在現實的壓力下,似乎沒有喘息的空間。
我的門診,求診的大多是中年人,抱怨的多是情緒低落、易怒、焦慮、晚上總是睡不好。情緒低落的原因,病人雖然可以提供千百種的理由,但大致上脫離不了壓力兩個字。其實現代的精神醫學透過生化與腦影像的研究工具,也證實了壓力會導致一系列的身心變化,最終導致憂鬱症。
然而,一直困惑我的是,為什麼有些人在壓力底下仍是愈挫愈勇,有些人卻一蹶不振,是什麼樣的生理和心理因素造成了這些不同?撇開這些學術上的問題,我倒是要提出一個有趣的理論,和更年輕的朋友們分享,也許可以在漫長的人生當中作為一個參考。
這個理論,我稱之為「複雜人生」理論。這個名字,乍看之下有點不明所以,且讓我從頭說起。
記得當年高中時,影響我最深的一本書是天下文化出版的「混沌」。這本書講得是現實世界中有許多現象是非線性的,用白話講就是我們無法以過去的經驗來完美的預測未來,做事情時,並不是付出多少,就得到多少,常見的結果是「事倍功半」,甚至一事無成,偶而才有「事倍功半」的奇蹟。有些事情的發生甚至像是憑空出現,毫無痕跡可循的。而這本書最出名的,大概是所謂的「蝴蝶效應」,也就是大眾媒體喜歡引用的「北京的蝴蝶撲撲翅膀,可能會引起紐約的暴風雨。」
因為對數學和物理的愛好,這本「混沌」的書,介紹了各種各樣神奇的物理現象,深深吸引當時高中的我,即使進入醫學院後,仍不能忘懷。在因緣際會之下,我在大學二年級時參與了心跳的研究,才了解到原來身體的各種「功能」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有複雜的變化。
比如說,到醫院時,最常見的測量就是心跳一分鐘有幾下,這容易給人一個錯覺,就是心跳是保持一定的速率跳動,沒有改變。這個想法,事實上也是大多數學理工的人的想法。畢竟,如果你做出一台車,它的引擎速度會變來變去,那怎麼能開呢?
有趣的是,心跳確實是一直變化的,幾秒鐘內,隨者呼吸起伏,心跳就會呈現快快慢慢的變化,幾分鐘內,心跳會隨著身體及環境的變化,調整到最適合的速率,甚至,心跳速率也會隨著日夜周期的變化而有相應的改變。這些心跳速率的變化,是我們自己難以察覺,卻都是維繫健康所需的變化。也許你會覺得,我什麼都不做,心跳總不會變了吧。但事實是,即使在安靜休息的情況下,心跳速率仍會有高低起伏的變化,這個現象,我們稱為「心律變異度」。
我在大三及大四時,長時間的在加護病房參與心律變異與病人生死的關係的研究觀察。住進加護病房的病人常是病情相當嚴重,或者需要在安全的環境下觀察治療的病人(例如重大手術後的患者)。但醫學畢竟有其極限,有時醫師盡了一切努力,仍不能挽救病人的生命。我們在加護病房的研究,觀察到一個與直覺相違背的現象,那就是,存活的病患,他們的心跳逐漸地增加其變異性,反之死亡的患者,心跳速率的變化會減少,趨向單調沒有變化的心跳速率。然而,有時候,我們也會在瀕死或心衰竭的病患,看到嚴重的心律不整,這時的心跳,就像脫韁野馬,在狂亂的跳動,每個心跳之間看起來沒有規則可循。
以下的圖,可以具體的呈現我們在心律變異上研究的成果。在這個圖裡,有四個30分鐘的心跳紀錄,如果以平均值看,大約是在每分鐘60下左右。從視覺上可以清楚的看到,心臟衰竭的患者,心跳呈現非常規則的變化,而心律不整(心房震顫)的患者,心跳呈現混亂的變化。健康人的心跳,則是呈現「複雜」但又不失混亂,也不失單調的型態,或者我稱之為「亂中有序」的狀態。
我在醫學院畢業後,獲得哈佛醫學院的獎學金,進行心跳速率的研究,嘗試發展以數學物理的方法,區分健康的心跳,與病態心跳的分別,我還將此方法,應用在中文的紅樓夢,與英文的莎士比亞的作者問題,區分兩個文學作品,或是作品的前後段,究竟是同一個人寫的,或是不同人所寫的(有關的科普文章,可以參考曾志朗院士所編寫的「人人都是科學人」中的「莎翁之謎在於心」章節。)
回到我要講的理論,健康的心跳變化,顯然是複雜的,但病態的心跳,卻會朝向兩個極端發展,一是單調且一成不變,另一是混亂而失序。後兩者都不能稱之為「複雜」而只能是一種病態而極端的狀態。
我想最重要的問題是,為什麼健康的心跳是複雜的?我在這裡提供一個解釋,健康的心臟必須應付來自身體內外各種變化,比如從坐著到站起的姿勢改變,突然知道一個快樂或悲傷的消息,環境溫度的改變等等,這些種種變化,使得控制心跳速率的自律神經系統,必須提供及時而有效的改變,才能應付身體的需求與環境的刺激。否則,如果從坐著到站起時心跳不能加快,那就無法產生足夠的血壓的腦部而暈倒在地上。同樣的,休息時心跳若不能降下,那也會對心血管系統帶來額外的負荷。
換言之,一個系統呈現的複雜度來自於系統有多少的能力適應外界的刺激與改變。
如果在病態的情況下,心臟生理失去了適應變化的能力,那就會如圖中所見,心臟功能會陷入單調或混亂的狀態,而無法跳脫出這兩種模式。在加護病房中的觀察,如果心跳能展現其變異與複雜度,能跳脫出單調或混亂的極端模式,那麼很大的機會病情會走向樂觀的方向。
我在哈佛醫學院的基礎研究工作結束後,決定回到臨床部門。也是因緣際會下,我決定要以精神醫學與腦科學,作為我的臨床專業。我同時也想把這個心跳複雜度的觀察,帶到精神與腦科學的研究。簡單的說,經過這幾年的研究,我得到了一致的結論,就是人腦的生理變化以及人的心智功能也與心臟一樣,在健康的情況下,呈現複雜的變化,而在病態的情況下(神經或精神疾病),則會顯得單調或者是混亂。
這些腦科學研究的發現,就是我的「複雜人生」理論的基礎。用通俗的話來說,一個心智健康的人,有能力做出改變來應付各種各樣的刺激或壓力,這個改變的能力,使得健康的人不會掉進特定的行為模式而無法逃開,反之,當人的心智處在病態的狀況(如憂鬱症),常會看到表現單調(常是負面的思考或行為)的心理及行為模式,就像生活裡常聽到的對話,「你就是想不開啦!」憂鬱症的病人,因為陷入特定的負面思考模式,醫師的責任,就是借助藥物與心理治療的過程,幫助病人增加其選擇不同思考方向的能力,也就是增加所謂的心智的「複雜度」,避免始思考與情緒再次陷入惡性循環的單調模式。
說到這裡,年輕的朋友們應該知道我想要表達的「複雜人生」的意思了,其實現實的生活裡,從來沒有所謂「你可以掌握自己的人生」這樣的美事。生活周遭那些能夠駕馭人生的人,其實都展現了「人生」的複雜度,他們有能力可以對人生所碰到的大小事做出改變,並且避免自己掉入一成不變的行為模式。透過這些適應與改變,這些人所展現出來的,正是我們所看到的「複雜度」。
也許你要問,我要怎們做才能讓自己有很健康的「複雜度」,這並不是簡單能回答的問題,但是從一個研究可以給我們一些想法。數年前,哈佛大學一批科學家進行了一個實驗,他們測量了老年人的步態變化,發現容易跌倒的老年人,它們的步態比起健康老人變得單調,也就是複雜度降低了。有趣的是,這批科學家試著在鞋底裝上類似手機震動的馬達,並調整使馬達呈現不規則的震動。他們驚訝的發現,這些如同雜訊班不規則的刺激,竟然能使老人的步態變得「穩定」,較不會跌倒,測量的結果發現老人步態的複雜度增加了,變得和健康老年人一致。
因此,對於「複雜人生」的想法應是,只有不斷地給予自己新的刺激,嘗試新的事物,才能讓自己保持健康的複雜度,面對新的挑戰時,這些過去的刺激與經驗將會成為應付挑戰的本錢。
說到底,這些複雜人生的道理其實是老生常談,卻是我對高中畢業二十年的人生經驗所給予的新的科學解釋。大家也許不難發現,這些複雜科學的理論,其實可以應用在生活以致於社會的每個層面,比如社會運動的價值,民主自由的運作,甚至是台灣與中國的關係,都可以有一個清楚的詮釋。當然,這些就留給更年輕的朋友們自行發揮想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