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中校友實名制社群, beta version

我的閱讀與創業之路

因為喜歡思考,愛上閱讀,走進網路書店的創業之路

本文節錄於CKHS校友社群報紙第一期訪問

建中念書時期,其實念得並不愉快,仔細回想起來,覺得最大問題是當時沒有被”啟發”,沒有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我現在都對孩子說,希望他們念書一定要愉快,我堅持這個理念,不逼成績,沒要過成績單。世界太大,學校學得太有限,學校要靈活、有趣。如果當時有不同的角度思維能更早啟發,我的情緒控管、溝通協調能力等,有太多地方可以被啟發提升了,我想對後面的人生,不管是經世致用,或是創業或是投資,會有更多提升,有不同的光景。

坦白說,我國二以前是成績是全校倒數的,最後國三這一年內,突然找到讀書的方法論,可以說開竅了,用聯考前100天拚進了建中(你放心,不是作弊),但一進到校園,碰到這麼多優秀的同學,開始還是會有自卑感。升學的壓力,扭曲學習環境的壓力,至今偶爾還是會像惡夢般出現(哈哈)。

我念理工的,但回想當時在建中時有興趣的,反而是歷史。如何解讀、結構性認知、多元思考歷史的不同面向。因為大量閱讀學習,開始有了不同的思考框架,有了刺激,對不同的事情有自己的觀點與判斷力,所以我愛上了閱讀。因為想探索更多知識,發現實體書店效益蠻低的,跑一趟書店很麻煩,翻書本身也很麻煩,而且人比較難會去翻閱非自己熟悉領域的書。我希望能夠用零碎時間,接觸更多思考框架與議題。因此,萌生了開網路書店的想法。作為創業者,我自己也是使用者,受益良多。

我覺得自己挺幸運,我本來也不太是做生意的料,但可能因為頭腦比人聰明一點點,EQ也比一般人少一點點,但因緣際會去美國念了電腦,趕上了網路萌芽期時代,剛好做了一個我本身很愛的領域: 網路書店。家人給我一定的支持起步,包括後來統一入股,回頭想想,有很多機緣不可思議,我也很感激。

自己的興趣是一件事,但弄成事業又是另外一回事,事業是個有機體,有它的生長條件,不見得要像我這樣把理想轉成事業,有的人家裡父母都比較是安穩的工作,也可能認為安穩生活與工作就是好的理想,但我受到母親影響,對於創業有著比較多想像與憧憬。創業跟創意是不同的概念,創意可以是很多優點,但是創業是不能有關鍵性、致命性缺點。創業也要有很多資源,財務條件、管理團隊的能力等,如果沒有這些,都會造成創業走不下去。

創業這段旅程,經營上也歷經過危機,因而有了更多沉潛,給了我更大的見識,以及對於未來更多的想像力。例如,我離開博客來後,發生金融風暴,我居然會有機會去學習了金融業的期貨選擇權知識,大概因為被資本市場欺負後,不想只當不懂金融的工程師,而去學習了資本市場,給自己開了一扇新的窗。另外也因為當義工老師去教中輟生,對於後來如何改造孩子學習環境,如何啟發新一代孩子,我有很不同的觀點,更了解普羅大眾會有的不閱讀、不學習的共同問題,是非常難得的經驗。

學歷愈好的,自我要求高的人,壓力比較大,也比較容易憂鬱,優秀菁英的人,遇到挫折時失落感也可能特別強,他們如果知道如何去找資源、例如透過音樂或是其他方式來療癒自己,會對人生很有幫助,這些可以是更小的時候就去累積、學起來的。台灣沒有音樂素養的大環境,但我認為未來音樂教育會很重要,應該從小時候就培養起來,每個人要能夠學會用音樂來幫助自己的人生。

我們的教育,常教孩子用放大鏡、顯微鏡看有沒有犯錯,但很少教孩子用望眼鏡看向遠方。因為少了這些,忍受挫折能力也會比較弱,而創業正是要用望遠鏡,所以這樣的成長教育要培養出創業性格也比較難。我鼓勵大家有機會能多建立多元思考架構,離開考試的桎梏。

最後,還是希望大家跟我一樣,愛上閱讀。

好書不在多,而在精,你可以透過讀冊生活找好書,也可以聽我的廣播節目(needs RADIO上的”讀冊過生活”),我幫大家做了導讀與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