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中校友實名制社群, beta version

從建中校友管樂團,談校友社群的整體困境

學校、校友、家長(社會),三位一體,才能讓社群力量強大,台灣這塊幾乎是空白。

最近校友管樂團的音樂會,觀眾都找不齊,這揭示了更深層次的問題。

首先就形式上來說,時代變化,娛樂選擇很多,時間跟活動都已經被手機以及很多數位內容切割,觀眾到現場的藝術性演出很多已經是粉絲經濟的呈現,例如音樂老師的鋼琴音樂發表會,退休媽媽的話劇團表演,孩子的芭蕾舞發表會。另外有為了社交或其他慈善目的的音樂會、基金會花錢的社會公益、ESG目的的音樂會等,本質上都是粉絲/社交經濟,不是娛樂。

所以想要比較永續經營,需要去思考,到底這樣的演出,有什麼"外部性",無論是贊助金錢,挺人場,或是其他資源的獲得,都需要深度思考一個團體存在社會中的外部性價值。如果外部價值愈小,在這個分眾的時代,就會愈寂寞。

校友管樂團,如果成立的意義本質上只是校友交誼,練樂器的成果發表,基本上觀眾只會愈來愈少,而且財務上無法支撐,很多類似團體已經變成校友捐款來自己同樂,花錢去上台演出還找不到觀眾的窘境。更糟糕的是,這個趨勢只會每下愈況,一去不回頭(其實學生社團也是一樣)。

我大學時曾經去不少中小學演出過(還幫社團賺不少錢),很多學校很喜歡邀請同時能兼顧讀書與才藝的大哥哥大姊姊來表演,因為這樣可以激勵很多中、小學生,被視為教育的一環,有價值就會有價格。

建中校友管樂團其實可以扮演更加積極角色,例如協助校友聚會,幫助學校學生社團,激勵社會,例如可以透過企業贊助,傳遞社會正能量,也協助企業強化ESG指標,用新的方式來建立商業模式。

舉例來說,日本東京老牌IB國際國校聖瑪莉(St. Marys’)也是純男校,其爵士樂團相當知名,經常演出校友回娘家,讓畢業校友跟校內樂團,以及跟全校的管樂社團(全校都需要參加音樂社團),有整串的連接,例如7年級演出,8年級演出,高年級高級團演出,然後一起演出有共同回憶的曲目,孩子受到音樂教育而成長成熟的家長,也會在這樣的活動當中,回來貢獻,而不只限於在校生的成果發表,形成一個具有慈善、感恩晚會的活動,每年都十分熱烈,同時上下屆校友因為這樣產生比較強的連結,畢業後也成為一個互助的社群。

任何一個組織要能發展茁壯,關鍵是要能對別人產生價值。以企業經營的觀念來做教育,跟外部資源連結,定位自己的品牌,以生態系來思考,這是美國教育產業非常強大的關鍵之一,值得學習。

建中樂隊有40多年以上歷史,校友超過2500人,但因為缺乏類似機制,導致校友也很難貢獻母校,每年新生也招生困難,家長每屆為了出國到處募款,精疲力竭,對孩子也只是一次的教育,跟透過同儕,後面連結社群的整體效果差距很大,在台灣不重視這種國際交流或是活動型的教育經費下,靠校友捐款也很難持續,這樣的狀態,同時也會影響到後續校友團的健康發展,甚至建中樂隊做為建中12萬校友的最大公約數(校歌的演出,比賽的驕傲),樂隊也沒有扮演凝聚全校的角色,甚為可惜。

建中樂隊電影即將於2025年登場,然而觀念的建立與改變,需要更多有心人士共同推動,方能把困境變為希望與機會,對教育、對社會,產生正面而深遠的影響。這種母校、校友、社會大眾三位一體的觀念,是台灣傳統教育完全缺乏的觀念板塊,我衷心期盼建中,尤其是建中樂旗隊,能率先嘗試走出新模式,為4000多所台灣公立中小學做先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