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30年,然後呢?
傳統常常來自於一個奇怪的機緣、偶然的理由下所做的某種創新,不過如果沒有去深度提煉思考這個創新背後代表的價值觀時,很多時候只會留下了形式,卻沒留下精神,深度跟力度都不足,甚至造成後面的人改革困難。
傳統常常來自於一個奇怪的機緣、偶然的理由下所做的某種創新,不過如果沒有去深度提煉思考這個創新背後代表的價值觀時,很多時候只會留下了形式,卻沒留下精神,深度跟力度都不足,甚至造成後面的人改革困難。
劇場是有魔幻力量的,它常會幫助我們解開一些結界,經常在生命當中的各種時刻把很多事情串連,一起共感共情共鳴。後來也發現醫學生物和音樂藝術是有許多關聯性的,因為我會好奇是什麼樣的染色體組成或是什麼樣的生命故事會淬煉出人的各種情感樣貌,醫學或生物學確實會幫助到我看待這些魔幻。
印象中我還真沒給學生記過的經驗。不能因為學生一次的犯錯或好奇就當下否定學生,畢竟都是尚在學習的高中生,不完美是養分,我們僅是他們學習路上的陪伴者,如果說教官存在的意義是什麼,是如兄如父的榜樣吧!
學校、校友、家長(社會),三位一體,才能讓社群力量強大,台灣這塊幾乎是空白。
透過「比賽」這件事可以獲得很多成長,例如比賽前我們腦海會出現想要把一件事情做好的動力,這個動力就是幸福的力量。過去曾在一本書看到一句話「你的生活要一直有一些挑戰,不一定要很大的挑戰,小小的挑戰也可以,這樣就能經常有幸福的感覺。」透過一些小挑戰,就會想辦法努力,後面會出現滿足與幸福感。
「我們已經這麼努力了,為什麼還不夠?」,每次想起這段歷程,都會覺得是一場很好的學習,因為大家開始知道如何面對每場比賽的輸贏,也不會這麼不舒服,更知道如何更小心謹慎、如何調適心理的感受。
管樂的核心是教育,是透過學習樂器培養素質,它不是一種技術
訓練、活動、表演、比賽都只是手段,隊員在這兩年中所經歷的情緒、習得的教訓、發現的世界,才是重點。 有了同理心,才能進而學習什麼時候妥協讓步,什麼時候擇善固執。
在台鐵工作了近七年,參加樂隊班是我人生中的一場美麗的回憶,即使三十年後,我仍演奏著薩克斯風
來北美訓練,轉眼間已要邁入了第四年。獸醫外科是個冷門且孤獨的職業,一年大概有五十人完成訓練。投入的時間成本之多,若是不夠癡狂、不夠熱情,真的不是正常人會想做的事。想著想著,似乎覺得怎麼又是在挑難走的路走?這感覺卻很熟悉,似曾相識。
建中樂旗隊是台灣非常少數,能夠在國際上長期能夠保有能見度的高中團體,另一方面,建中樂旗隊,也某程度揭示了台灣,甚至在東亞(泛指特別重視考試讀書的教育體系區)的高中教育裡,一直被忽略、缺乏的一塊拼圖。-- 文章刊於建中校友第49期會刊